中國娛樂網訊 www.mszmjj.com.cn 從探討“人生起跑線”到聚焦環(huán)保話題、弘揚創(chuàng)業(yè)精神……東方衛(wèi)視星素互動勵志體驗節(jié)目vivo《極限挑戰(zhàn)》第四季可謂正能量滿屏,每一期的命題都帶給了觀眾深度思考。上周日晚,《極限挑戰(zhàn)》腦洞大開,帶領觀眾跟隨“極挑團”去到了2028年的“未來世界”,上演了一場“人類”與“人工智能人”的精彩對抗。
各種高科技產品、未來場景讓觀眾大開眼界,在《極限挑戰(zhàn)》的描繪下,一個日益強大的“科技中國”生動展現(xiàn)在了世人面前。如今,人工智能時代已經悄然來臨,《極限挑戰(zhàn)》在展望“未來世界”美好生活的同時,也向觀眾發(fā)出了擁抱新科技、擁抱新時代的召喚,更引發(fā)了社會各界關于人類與人工智能相處方式的廣泛思考。
描繪“科技中國”強大姿態(tài) 帶領觀眾走近“人工智能時代”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創(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穩(wěn),科技創(chuàng)新成績顯著。近年來,天眼”探空、神舟飛天、墨子“傳信”、高鐵奔馳、北斗組網、超算“發(fā)威”、大飛機首飛……在科技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上,厚積薄發(fā)的“科技中國”交出了一張令全世界驚艷的出彩答卷?!稑O限挑戰(zhàn)》把眼光望向了2028年的未來中國,把諸多高科技都巧妙地融入到了一場人類與人工智能人的較量中,多項高科技產品、多個未來場景,鮮活地描繪出了“科技中國”的強大姿態(tài)。
從刷臉支付到智能家居,從無人駕駛到無人工廠,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滲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眾多通俗場景中,《極限挑戰(zhàn)》用一期節(jié)目帶領觀眾進一步了解了AI,真正走近了“人工智能時代”。近年來,我國在大數據、機器制造學習、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以及云計算等各相關領域取得了巨大進步,極大地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領域的發(fā)展。節(jié)目播出后,觀眾紛紛點贊:“為強大的科技中國驕傲,為強大的科技中國自豪!”另一方面,觀眾也通過節(jié)目提前感知到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生活場景,“節(jié)目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切,不久的將來可能都會變成現(xiàn)實。”
科技感滿屏猶如“科幻大片” 觀眾被科學家團隊圈粉
在這場“人類”與“人工智能人”的對抗過程中,充滿了緊張燒腦與驚險刺激。“極挑團”拼腦力、拼策略,使出了渾身解數;埋伏戰(zhàn)、堵截戰(zhàn)接連上演,看得觀眾大呼過癮。同時令觀眾印象深刻的,還有滿屏的科技感。節(jié)目開場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就是一個2028年的“未來感房間”,挑戰(zhàn)開始后,整期節(jié)目簡直就成了一部“科幻大片”!科技感十足的“身份轉換器”、“感應器”,還有節(jié)目中所呈現(xiàn)的意念控制無人機、智能監(jiān)控系統(tǒng)、智能汽車以及基因檢測、虹膜識別等技術……各種高科技產品、未來場景更是看得眾人眼花繚亂,觀眾留言贊嘆:“那個意念控制的無人機太神奇了,竟然可以通過腦電波控制起飛降落,眨眼還能實時拍照”、“這一期節(jié)目真的就是一部科幻大片,看得非常過癮!不僅燒腦刺激,還見識到了那么多強大的高科技產品。”
因為挑戰(zhàn)任務過于燒腦,節(jié)目組還特地邀請到了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楊志明博士、專注計算機視覺研究的黃銳教授以及從事基因信息研究的劉心院長等多個領域的“科學家團隊”到場提供專業(yè)方面的技術支持和知識儲備,和欒雨、木春、朱煒強一起幫助“極挑團”完成挑戰(zhàn)。作為“神助攻”,劉心通過DNA檢測,以唾液分析的方式,幫助黃渤獲得了一輛車以便行動;楊志明通過虹膜掃描技術幫助羅志祥打開了保險柜從而獲得了重要道具;而黃銳則通過3D打印技術將“人類”的半邊臉打印出來,幫助了王迅迅速辨別身份……
科學家們在節(jié)目中紛紛使出了自己的“必殺技”,不少觀眾看完表示被圈粉了“帥氣的科學家們真的是自帶光環(huán)和氣場,聽著從他們口中說出的一個個專業(yè)名詞,滿眼都是仰慕和崇拜”、“當前,我們國家人工智能領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多項新的進展,語音識別、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水平加快提升,部分細分領域已經進入到了國際前列。這些科學家可都是大功臣,向你們致敬!”
“極挑團”發(fā)出召喚:擁抱“未來世界”美好生活 人類與人工智能相處方式引發(fā)思考
在“人類”與“人工智能人”對抗的最后關頭,早早拿到“龍之芯”的“人工智能人”羅志祥原本距離贏得挑戰(zhàn)只有一步之遙,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羅志祥突然轉頭幫助起了“人類”,另一位“人工智能人”孫紅雷對于羅志祥的做法很是認同,最終幫助“人類”黃磊贏得了挑戰(zhàn)。孫紅雷和羅志祥一致認為:“AI是人類創(chuàng)造出來的,是為人類服務的,絕對不能讓AI控制人類,所以我們一定要讓人類贏!”在結束這期節(jié)目錄制之后,“極挑團”成員們表示:“這期節(jié)目錄得特別有意義,我們從節(jié)目中真正感受到了國家科技的發(fā)展以及雄厚的人才儲備,祝愿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同時,我們也展望到了未來世界人們的美好生活,希望每個人都做好準備迎接人工智能時代,擁抱未來世界,擁抱新的時代。”
對于未來人類與人工智能的相處方式,也引發(fā)了多方思考。孫紅雷在節(jié)目中提出:“人性是永不滅的,我們不可否認AI是好的科技,但人類的欲望一定要適度,絕對不能讓AI控制人類。”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紛紛留言表態(tài):“科技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美好,未來世界的變革很可能將顛覆我們的想象,人工智能的快速發(fā)展也讓我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更多期待,但無論科技如何發(fā)展,機器都不可能取代人類,我們人類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未來,讓AI更好地服務于我們,讓未來的生活更加和諧美好。”